logo   facebook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未來Family
當我翻開這一套童書,未預料會帶給我驚喜,更未預料讓人愛不釋手,令我感到極大的歡喜,存在著無比的敬意。

過去我對品格教育童書,存有大量刻板印象,故事在舊規俗套裡鋪陳,抓一個品格教條寓意其中。但是這系列童書並非如此,故事實在好看極了,我原先只想隨意翻看,未料一篇一篇接著看,竟然一口氣讀完一系列,故事表現太驚人,顛覆了我對品格故事的認知。

這一系列的故事,富於創造的原型,主題既符合品格教育,更帶著醇美質樸的特質,文字與敘述都有韻味,插圖又充滿可愛童趣,內蘊極其動人溫暖,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書中關於自我價值、謙遜、情緒、信實、勇氣……等品格故事書寫,竟然如此貼近孩童的心靈,也洞悉了兒童生活與兒童心理。我多想唸〈紫松鼠〉給某個特別的孩子聽,那會讓他感到自己特別;唸〈蛞蝓和蝸牛〉給低幼的孩子聽,那會讓孩子充滿美好的力量;唸〈最美麗的蘋果〉給不自信的孩子聽,那會給他們信心……這些故事不是給特定孩子閱讀,而是適合所有的孩子。

這個缺乏好故事的年代,幼兒的心靈需要故事,更需要純真美麗的故事,那是孩子一輩子的心靈寶藏,謝謝賴曉珍為孩子寫出如此美好的故事。
聽到曉珍的品格童話要出版了,真是令人期待又興奮,外加一點小小的驕傲,因為《未來兒童》月刊何其有幸,是其中幾篇童話首度發表的地方。

還記得兩年多前,高希均教授特別邀請幾位兒童文學作家茶敘,希望藉由文字的力量,為品格教育盡一份心力。當時便想,若能透過孩子愛看的故事,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吸收到良好的價值,自然能養成良好的品格。

但是專為特定的品格價值書寫,不見得能建構出好的作品,有時反而容易讓故事情節變得呆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怎麼做才能達成良好的平衡?需要作者本身的熱情與功力。

很幸運的,這樣的作者真的存在,正是曉珍!她表示願意為孩子投入心力,而且真的說到做到,一篇篇美好的文字就這麼從她筆下流洩而出,筆調溫暖、情感豐富。雖說每一篇都設有特定的品格主題,讀起來卻完全不說教。與其說這些故事是為了達成品格教育而寫,不如說,從故事裡隨處都能找到不同的品格價值。就以〈孔雀先生的祕密〉為例,主題是「謙恭有禮」,但也能看到嫉妒、自信、待人、友情……等等的議題。主題的設定,當是對讀者的一種體貼與引導,期待師長也能拿起書,和孩子們共讀與討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套書編排優美,插畫家都是一時之選,特別能表現出曉珍文字裡的溫度,也讓故事讀起來更具吸引力。

珠母貝從一粒砂的刺激,要經過多久的積累才能凝出一顆珍珠。曉珍從原初的一個小點開始,不斷投入創作,終於累積出這套品格童話。如今,已經珠圓玉潤了。就讓這套童話閃耀的光采,為大小讀者帶來正面的力量!
品格教育很重要,品格童話卻很難寫!因為品格是要教人「有品味、有格調」,強調的是「大家都會背」的內容。童話卻要強調新鮮有趣、「大家都沒讀過」。品格加童話, 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用故事上課,把童話變成了課本。

曉珍有一顆童真的心,是「距離兒童很近」的大人。她知道講品格,要由故事來打動人,不能靠講道理來說服人。所以她走進故事裡,用淺淺的文字「由內而外」的把故事撥亮。這些小童話都有傳統童話的外貌,溫溫暖暖,讀起來很愉快。但它們又不像傳統童話「一根直線通到底」,許多篇章都多了一些轉折。例如,〈蛞蝓和蝸牛〉因為有了蛞蝓的「心理描寫」,同樣的結局就充滿了「真實的情緒」和變化的層次。〈壞脾氣的星星〉則使用反諷筆法,讓人讀得一路發笑。有時,曉珍還會悄悄加入一些新觀點。例如〈紫松鼠〉的結尾就走出了傳統的「大和解」,呈現出另一種新生命的選擇。

我一直相信:「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不一定好看,好看的故事一定有教育意義。」這一套書圖文搭配得很好,插圖典雅又現代,完全呈現出新時代的氣息,在創作、配圖和編輯上,都是品格童話的好示範呢!
洪蘭教授曾經在文章中提到:「品格決定命運。」、「品德和習慣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學識和能力。」所以,良好的品格才是決定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品格教育不能只靠學校,如果家長能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透過閱讀學品格,掌握品格教育的黃金養成期,有助於累積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

閱讀故事,是學習品格的好方法,而挑對好的故事,是跨出品格學習的第一步。小天下特別邀請賴曉珍撰寫的《好品格童話》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凸顯故事主角的生命體驗;透過「品格精靈」的說明,讓孩子輕鬆習得品格觀念;除此之外,每篇故事另有延伸趣味科學小知識,讓孩子同時擁有良好品格與科學智慧。

這一系列品格童話非常適合父母陪伴孩子閱讀,每篇故事都是一份愛的禮物,可與孩子一起討論,例如〈最美麗的蘋果〉這篇故事,我們可以問孩子:「如果你是扭曲的小蘋果,你會有怎麼樣的心情?」、「為什麼扭曲的小蘋果,會長成又大又甜美的蘋果呢?」不設限的引導孩子,讓良好的品格觀念不著痕跡的根植小讀者心中;在潛移默化下,小讀者能於生活中實踐好品格,成為正直的人。

賴曉珍的《好品格童話》可以說是品格教育的最佳寶典,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孩子,用心看童話,讀出好品格!
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但品格的教導卻不容易,孩子要在認知上能加以思辨,在情感上有所體驗,並配合行為的實踐,才能涵養出美好的心性。這套「好品格童話」為品格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討論素材,不僅故事活潑有趣,文字優美流暢,最重要的是,作者把故事主角面對衝突情境的思考,以及遭遇道德兩難困境的心理掙扎生動的呈現出來,有助小讀者產生更深刻的思考與體驗。

每個故事最後,會出現品格精靈直接說明故事主旨,這種呈現方式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議,反對者認為文學作品本身是完整的,不須畫蛇添足強加品格意涵;也有人認為品格要潛移默化,不宜直接教導。但跨文化研究發現,一般而言,華人父母在親子共讀中的言談量和品質皆不如歐美父母,但在討論道德與品格有關的故事時,華人父母卻能產出豐富度和深度遠優於國外父母的談話;加上近年的研究也發現,年幼的孩子自行轉換故事道德意涵的能力有限,父母明確教導,反而能產生較佳的行為影響效果。因此,父母不妨就好好跟孩子一同享受這套故事,並放心的多多進行討論,為孩子的品格教育打下良好的根基。
品德是一股暖愛,因緣暖愛延伸的力量,讓生命在好品德的實踐中,走幸福的學習道,走美好的永續路!

以生命感動生命,這才是真教育!在賴曉珍創作的「好品格童話」系列裡的每篇故事,正是這樣的理念,設想品德豐厚的形貌,以生活為圓心,以啟發熱忱為半徑,為一切可以符應學習的範疇,構築美好的生命經驗。我喜歡這樣的文學創作,喜歡以品德的學習為主,實踐品德的互動學習,並安排科學小知識融入其中,藉由多樣態的閱讀,分享品德的可貴與豐美。

美國品德教育學者李寇納界定良好的品德,包含知善、愛善及行善三個部分,品德教育是生命學習歷程中的基礎磐石,只有在學習的歷程中,才能充滿互動性和擴張性;只有在對話與溝通凝聚的歷程中,看見美善的關鍵遠景。閱讀是教育的善能量,是有效深化生命的潛藏力。因此透過閱讀而自我啟發,進而營造品德學習的化育,是最真切的途徑,這套「好品格童話」系列正是最好的詮釋。

讓品德學習,開展生命自信!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有比大海更遼闊的景色,那是天空;有比天空更遼闊的景色,那是靈魂的深處。」品德教育的本質就在激發孩子靈魂的深處潛藏。在書中,我們得到了答案,我們看見深情的觸動!
關懷兒童成長的創作者,多會懷著一份真切的熱情,期盼將自身豐富的閱歷與對人生的思考探索,透過生動的故事,引領兒童讀者在閱讀中,進行自我的開展與提升。然而,這股殷切俯身向前的熱情,很容易成為一種君臨其上的說教與規範,而使兒童本能的抗拒閱讀和接受,如此作者便失去了透過作品,與兒童交流、分享人生風景的真情厚意。所以,為兒童寫作需洞察兒童的心靈世界與成長需求,才能將教育性、文學性與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成為蘊含成長啟示,又富奇思妙想與溫暖關懷的文學作品。

因此,賴曉珍創作這套具有教育使命感的「好品格童話」系列是很大的挑戰。但作者巧妙的以童話的象徵性隱喻,以及昆蟲、動物、精靈、星辰等擬人化的主角所遇到的困境,來暗示兒童面臨的生活問題與可能的解決方法,吸引小讀者參與每個故事主題的探索旅程。

印度哲學詩人泰戈爾有句短詩:
思想掠過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鴨飛過天空。
我聽見它們鼓翼之聲了。

我相信,當小讀者在閱讀這系列具有原創想像力的童話時,不僅可以感受到幻想的趣味,也會在其中發現與自身相關的成長課題,聽見自己內在精靈飛翔的鼓翼之聲。
品格很重要,因為在這個物質主義當道、世界持續扁平、家庭教育式微的時代,道德不彰所帶來的危害愈來愈嚴重,也愈來愈巨大。小自共餐時將自己喜歡的菜夾光、為求高分不惜作弊;大至食安霾害、黑心詐騙……一個人品格不佳,身旁的人甚至整個社會,可能都得付出相當的代價。

品格必須從小教起,因為道德觀念、高尚作為並非與生俱來,需要透過後天教育悉心培養;而且,唯有經過衝突、反思,才能真正內化為個人的價值座標,成為往後的行為準則。

然而,品格很抽象、很嚴肅,而孩子的心性總是朝著具象、有趣的事物前行;因此,以童話的淺顯通俗、鮮活趣味,搭配品格的深厚內涵,讓孩子在愉快的閱讀中,跟著故事裡會說話的動物、可愛的小精靈、智慧的長者……自然而然的認識道德觀念、接觸行為典範,進而在情感上產生認同和喜歡,就成了一帖絕妙配方。

曉珍創作的品格童話既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又有深具巧思的段落,淡淡的文字散發著濃濃的溫暖和熠熠發光的思想,而且書中每一頁都搭配有精彩的插畫,更教人有感。其中〈什麼都有的大富翁〉的主角叫做「什麼都沒有的窮光蛋」,他把帳篷稱為方便又自由的家;他在果園散步,跟自己的「子民」們生活在一起;讀著讀著,眼角餘光掃過主角和小動物、孩子們共享花草樹木的畫面,回歸自然的心似乎也跟著柔軟了……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篇,其他更多美麗的故事等待你帶著孩子一起悠遊其中喔!
面對每個孩子各自不同的成長階段,家長們總是必須接受種種迎面而來的挑戰!「教養書」可以提供一些交流和方向,當要落實在親子之間或教育上,往往還需要一些「誘餌」,才能在不衝擊彼此關係下,一起手牽手往期待的方向前進。記得,小時候讀的故事,諸如〈虎姑婆〉,或是早期童話,都帶有明顯的恐嚇意味,以期有效達到教育的目的,卻也不免多少在孩童心裡留下害怕的陰影。

從創作者到成為一位故事老師,在第一線接觸親子,發現隨著時代共讀觀念的推廣,不論是文本內容或是家長觀念,故事「趣味性」的重要,已漸漸普及並超越教化的「目的性」。可是,偶爾在面對教養難題時,家長們還是需要這樣的「餌」,以不強烈、不恐懼的方式來建立孩童的品格涵養,尤其是一篇貼近生活的童話故事,以最親近的姿態讓讀者感同身受,從故事趣味情節的起伏裡,毫無心防的,將內容讀進眼裡、心裡,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潛移默化品格。

「好品格童話」系列中,諸如〈小威愛哭哭〉的角色根本就是許多孩子的翻版,不只是小朋友熟悉,就連大人讀起來也深有同感;〈小烏鴉王子〉、〈森林妖精在跳舞〉等……也都精準的掌握孩子常見的互動來發揮,讀來既好笑又好氣,不得不拍案叫絕。賴曉珍行雲流水般的童趣想像,讓故事不僅貼近生活的理解,更像傑克的魔豆般爬上異想的雲端,使得在享受饒富趣味的情節時,也能悄悄把「品格」的種子埋在小讀者的心裡,反芻內化並理解成為生命成長過程珍貴的發現和養分。「童話裡的科學小知識」單元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延伸而來的「學習」也許就是最好的STEAM啟發開端呢!
美國人類道德發展心理學家柯爾伯格說:「關於道德品格,小孩自有一套思維,不是大人教他什麼品格,他才會有想法……要使小孩成為會思考品格的人,父母和教育者必須先成為『品格哲學人』,懂得如何和小孩討論與回應他們所提出來的品格問題。」

但事實上,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限,無法擷取足夠多樣的情境作為思考的基礎,因此,閱讀成為非常有利的助因。不管是圖畫書或小說,創作者總會讓角色陷入各種道德兩難困境,除了凸顯故事的張力,也成為孩子閱讀時的同理體驗與思考。

握筆如童話魔法棒的賴曉珍創作的「好品格童話」系列,以新穎創意的童話為糖衣,巧妙包裹了品格教育的主題,透過淺顯生動且趣味十足的故事,將品格的涵義在潛移默化中注入小朋友的腦中,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隨著故事角色所面臨的各種衝突情境與道德兩難困境,一起感受和思考,點滴累積故事所要傳遞的品格價值,也提升自己的道德認知與判斷能力。

美國知名作家愛默生也說:「品格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發揮作用,無須借助任何手段。」這種如刀刃般鋒利的無形力量,常常在人生抉擇中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種能力無法一蹴可幾,必須透過生活經驗的累積,更需要藉由在閱讀中不斷的思辨和練習,才能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來。

 「品格決定人生」,如果希望孩子將來能擁有美好的生活與美名庇蔭,也許就得像美國總統林肯所言:「品格如同樹木,名聲如同樹蔭。我們常常關注樹蔭,卻不知樹木才是根本。」從小就必須先用好品格來顧好根本,栽種屬於他們的生命樹!
當視線落在書頁的第一個字開始,很自然的隨著字句往下閱讀,清新流暢的敘事法,把生活事件串連成一個個的故事。小小的故事卻有大大的魔力,直搗曾經掠過身邊、暫存腦中的人事物;那不就是我們生活周遭一直冒出來的嗎?故事裡的動物朋友,又會如何解決他們的困境?這故事真好看!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

賴曉珍的「好品格童話」跳脫一般童話寫作,情節裡埋藏現代人生活的時間與空間;角色的互動不特意包裝,卻能呈現大家極為重視的品德教育;藉由主角們的希望受到阻礙、產生衝突到解決問題,巧妙的帶入生活情境與價值觀;字句裡深藏的款款溫情,更是令人動容。

童年似一株才伸出鬚根的植物,需要吸收養分來壯大自己。其中品德教養的重要,對成長中的孩童更不容忽視,特別需要父母師長在言行舉止上的善誘與引導。而藉由閱讀,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能起昇華,走進書中可以找到力量。這套「好品格童話」正是能帶讀者走進心靈、感知生活的書。

泰戈爾的《漂鳥集》中有句詩寫道:「當我們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生活在這個世界裡。」闔上書的當下,再三咀嚼:充滿愛的故事情節,能夠引發閱讀動力;精湛的伏筆,如同解謎在文末得到揭曉;溫馨的結尾,像品味香茗,餘韻在入喉之後流轉。這樣聚焦品格核心內涵的童話,在眾多故事中,有如清朗天空下,冒出枝枒的一片綠葉,帶來了正向的能量!
非常佩服作者賴曉珍對生活中的道德、倫理議題,以及相關人物的言行、心情狀態觀察入微,透過文字,寫成有警世意味的故事。每一則故事裡,都有我們的影子,不論是對主角或是配角,都可以同理。事實上,作者顧及所有年齡層會遭遇的問題,有針對老人、成人、青少年和孩童的。例如:

在〈蝴蝶女王與糞金龜〉的故事裡,蝴蝶女王求偶的條件是每位成人的借鏡與內省;相對的,〈小烏鴉王子〉是被捧在手中的獨生孩子,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服氣更是嫉妒。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斤兩?

媽媽想休息一下,但〈小威愛哭哭〉,他能體諒媽媽嗎?有人偷藏了〈野豬妹妹的巧克力〉,犯錯後心裡忐忑不安,我們能接受一時不當的行為嗎?一個人生活在〈高山上的老奶奶〉自由自在,因病離開熟悉的環境,她偷花園裡的花,背後的意圖是什麼?

單單一個人成就不了故事,是互動造就我們。如〈森林妖精在跳舞〉描述兩個姊妹為小事起爭執,誰也不肯先跟對方說話, 「因為這是原則問題」。她們大聲說話,讓彼此聽得到,卻不肯停下來看著對方。讀起來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是多少朋友、夫妻、兄弟姊妹的互動方式。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困擾人的生活議題,就讓我們由童話故事開始,不只給孩子,也給每一位讀者。讓我們在討論中,交互同理,由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行為背後的起心動念,並反省,問:「我可以為他人做些什麼?我還可以如何修善自己呢?」
由於先生被斯洛伐克外交部派駐臺灣工作,我們一家有幸來到寶島。兒子馬丁進入校園,成為一名臺灣小學生。學校老師鼓勵閲讀,孩子們像比賽一樣的在閱讀。正是這樣的機緣,讓我開始了解臺灣的兒童文學。

閲讀是開啓思考人生的不二法門。我清楚的記得,小時候的我是如何反覆翻看一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話集》,並遨遊在無限精彩的童話世界中的美好經歷。我希望孩子們也能有這樣的童年,因此在茫茫書海中挑書、與孩子們一起閲讀,成了我最大的生活樂趣。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一篇〈蛞蝓和蝸牛〉的童話故事,一口氣讀完之後,眼睛發亮,心跳加快,不住在心中驚呼:我找到寶藏了!作者把沒殼的蛞蝓和他的親戚蝸牛編進故事,讓「誠信」這個看不見、摸不到,卻能在生活中實實在在感受到的東西,走進小讀者敞開的心胸裡,自己去體會它的份量,實在是太妙了!我牢牢記住了作者的芳名,並收集了她的「好品格童話」系列。與孩子們一篇一篇讀下來,他們通過童話對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惡意」,有了更明確的體會;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開始有意識去珍惜和呵護;對待同齡朋友中的種種不同,開始具有寬容接納的心胸;面對集體活動,表現出更熱切的合作精神……這是「好品格童話」在閲讀過程中,留在小讀者心中一點一滴的痕跡。

我堅信,從小被積極正面力量牽引的孩子,在心智上會更加堅韌和成熟。時光有限,好書無限。趁孩子們的心靈可以像海綿一樣熱切接納新事物的時候,送他們這套好書,雕刻時光,也雕刻自己。
談論到品格,當我們說起一番大道理時,孩子就很容易摀起耳朵,關起腦門,豎起「謝謝收看,再會」的告示牌。無論我們講得如何頭頭是道,依然無法將訊息傳遞到孩子的內心。

  然而,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貼近孩子的切身經驗,讓孩子透過閱讀,在故事的引領之下,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品格的世界,喚來絕佳的效果與作用,讓孩子潛移默化,慢慢的,漸漸的,感受到良好品格對自己的影響。

  難能可貴的,在小天下「好品格童話」系列裡,我們看見作者賴曉珍在每一本書裡,透過三篇故事,三個關於品格的議題,讓孩子可以細膩又完整的,對品格的領域有了全面的體會,產生3D立體的故事畫面。

  這些故事信手拈來,盡是關於品格教育最為關鍵的指標,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亟需進行培養的必備能力。這些能力看似獨立,卻又相互影響。

  每一個故事場景都是培養好品格的練功場,讓孩子有機會透過不同的生命經驗、成長背景來解讀、思考與感受,在日常生活與校園學習中,是否存在著類似的情況,進而揣摩自己與他人在事件當下,可能會如何反應。

  品格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讓我們藉由「好品格童話」系列,陪伴孩子一起排列、組合、拼湊這些良善的品格能力。
縝密的編輯企劃、優質的原創作品和量身打造的閱讀推廣方案,是小天下出版社長年以來努力經營的童書目標,賴曉珍「好品格童話」系列全套八冊的出版,又一次敲響了「悅讀」的鐘聲,各有風格的插圖、有益有趣的故事,搭配著「科學小知識」,增強了讀者感性與理性的雙重精神享受。

  二○一七年出版的《壞脾氣的星星》至二○一九年出版的《大野狼咕嚕咕嚕》,全系列八冊,收錄二十四篇原創童話。在作家筆下,呈現的是一篇篇童趣洋溢、毫無說教斧痕的故事,不僅展示了賴曉珍的寫作才華,更傳達了她內在的高尚情懷:她愛孩子,也了解如何與孩子溝通。美好的故事引導小讀者,也為共讀的家長和老師提供示範。

  品格教育無處不在:透過學校,透過家庭,還可以透過書本,融入日常生活。品格教育的養成愈早愈好,愈自然愈好,透過自讀,或和師長父母一起分享,比教條說理更有感應。

  每冊書中「童話裡的科學小知識」單元設計,則是一種「知性的平衡設計」。編輯選擇了相關的話題解說,諸如:「蛋糕裡為什麼有許多小洞?」、「蛞蝓為什麼沒有殼?」、「雙胞胎都長得一模一樣嗎?」、「為什麼會流鼻涕?」有趣的提問和簡明解說,加強了這套童話的知識能量,這樣一來,「好品格童話」的知性與感性,都同時兼顧到了。
不否認,看到「好品格童話」幾個字,主觀上立刻認定:又是一本說教意味濃厚的書。讀了第一篇故事〈大野狼咕嚕咕嚕〉之後,發現並非如此,而是將主旨潛藏在行文中,以角色的對話和行事,以及貫穿的情節,不著痕跡的帶上紙面;其他故事亦然!

原來,品格和文學可以結合在一起。

  這一不著痕跡建立於「在家/離家/返家」的主題脈絡上,因而能夠使得標榜的「品格」充分以文學的形式呈現。

  「在家」代表著一種封閉和對自我的設限,好比大野狼落入非得吃羊的刻板印象,鼻涕小天使米羅必須到人間守護人類的孩子,短脖子的「長頸鹿」王子因為脖子短而感到自卑。「離家」則象徵一趟冒險之旅,目的在突破各自的設限,直到有所感悟的「返家」後,徹底重生。

  每個角色在離家後都發現了自我價值,各自肯定自己擁有「有所作為」的天賦。於是,他們努力的朝實現自我價值前進,充分發揮和實踐自我潛能,大野狼將七隻小羊安全的帶回家,米羅留在天堂照顧天使寶寶,「長頸鹿」王子發現真我而有了自信。

  讀了這一篇篇故事之後,若將這些角色轉換成人,則不難看出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者是一位身體、心理、社交、智能和道德等完全調和與統整的個人。

  那麼,賴曉珍的「好品格童話」不僅是傑出的兒童文學作品,還能引導孩子實現自我價值,進而培育他們成為各方面皆調和與統整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