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擀麵棍主任新開了一門「美食哲學」課。

小小布丁人一如往常,虛心好學,沒有錯過這個求知的機會。擀麵棍主任站在臺上,口沫橫飛、滔滔不絕的開講:

很多人喜歡「吃」,例如美食家、老饕客、大胃王、貪吃鬼……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吃」!

臺語俗諺形容人「愛吃」或是「大小通吃」、「吃人不吐骨頭」,最高境界也只不過是「呷銅呷鐵」、「有毛的呷到棕簑,沒毛的呷到秤錘;有腳的呷到樓梯,無腳的呷到桌櫃」──可見「吃」有其極限。(上古神獸「饕餮」再會吃,吃到自己的尾巴也完蛋──害自己消失。)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吃」這個動詞後面能接的名詞,並非全是能「吃」的東西,有些甚至連形體都不可見,連「饕餮」都無處下筷、沒法入口。

這些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出、吃不到、嚐不了、吞不下的玩意兒,通常就是美食「吃的哲學」賴以生存的所在。例如──吃「驚」:所謂「白日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驚」這東西要怎麼吃呢?

「可是,老師……」小小布丁人舉手發問:「『驚弓之鳥』能夠烤來吃!」
「那個……那個……我們繼續上課好了。」擀麵棍主任皺了皺眉頭,繼續上他的美食哲學。

吃「相」:吃飯的模樣要優雅,才會得人疼。

「可是,老師……」小小布丁人舉手發問:「拉麵小子的顧客吃麵都發出很大的聲音!」
「那個……那個……文化不同嘛!」擀麵棍主任解釋。
「那麼,老師,請問,放進嘴巴嚼了又嚼的飯菜,可以吐出來嗎?」小小布丁人追問。
「當然不行,那多噁心!」擀麵棍主任搖了搖頭。
「可是,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洗頭不好好洗就算了,連吃飯都不好好吃,吃一口飯還吐出來三次──怎麼也被稱為聖人呢?」小小布丁人抓著他的焦糖頭皮問。
「那是因為一天到晚都有人來按他家的電鈴啦!」擀麵棍主任努力自圓其說:「而且周公的名字叫『姬旦』,和我們學校『蛋蛋班』頗有淵源,我們就原諒他吧!」
擀麵棍主任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接著上他的美食哲學:

吃「力」:費力、艱苦。有句話叫「吃力不討好」,意思類似「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臺灣俗語!我想大家都不喜歡吃「力」吧!

「才怪!老師,有一句話叫『自食其力』,食就是吃,吃就是食,難道自食其『力』不好嗎?」小小布丁人又提問了。
「呃……自食其力,獨立自主,很……很不錯呀!」擀麵棍主任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彷彿同時擀著麵粉和抹茶粉。
「所以『吃力不討好』也可以代表自『食』其『力』就『不』必『討好』別人,可以自立自強、逍遙自在嘍!」小小布丁人覺得自己在「美食哲學」課獲益良多。
擀麵棍主任此時此刻卻覺得頭有點痛、腦有點暈,他決定前往保健室找紗布護士檢查檢查,離開教室前,他指派了回家作業……每句抄十遍。

【吃的哲學】
事事如「EAT」
開卷有「EAT」
多多「EAT」善
獲「EAT」良多
多才多「EAT」
「EAT」不容辭
「EAT」無反顧
有「EAT」無害
滿招損、謙受「EAT」
文學是語言的「EAT」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