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來世代的學習空間,讓校園成為美感的記憶發源地
  

教育部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從105-107年度共有65所獲補助學校,累積了許多激勵人心的案例。為呈現計畫成果,4月25至27日來到花蓮縣豐濱鄉噶瑪蘭族的新社部落,舉辦「2019校園美感環境再造執行研討工作坊暨藝術祭」,邀請獲補助學校進行經驗分享,並展開一場在地與國際文化交流的美感饗宴。

藝術季動員了新社國小全校及整個新社部落共同籌備,場地分佈在新社香蕉絲工坊、新社梯田、新社國小、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部落孩子和前來參與市集美感體驗的學生們,在綠油油的海梯田旁快樂奔跑遊戲,構成一幅自然美好的畫面。

新社國小也是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獲補助學校之一,於校園林蔭中規劃一條「哲學家步道」,步道設置引導孩子探索與發現的解說牌,讓孩子以新視角認識植物與昆蟲,透過五感去感受自然之美。學校以噶瑪蘭傳說為主題規劃課程,讓孩子走出校園、進入部落採訪耆老,也讓部落參與學校課程,引領孩子認識家鄉里山、里海的文化底蘊。

新社部落為了藝術季活動,準備精彩的市集展示及表演節目迎接來賓。新社國小學生和父母家人共持由傳統捕魚的魚筌所改造創意火把進場,帶來「我們是噶瑪蘭族」的歌舞,象徵家庭與文化的教育傳承。從屏東遠道而來的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帶來排灣族傳統歌謠及微電影。泰武國小賴慶安校長分享「古謠步道」的美感再造計畫,孩子透過參與發想及建造的過程來與空間對話,讓校園改造更有意義。

來自奧地利的鋼琴家穆貝爾,獻上他以臺灣意象和噶瑪蘭族古謠曲調為創作靈感來源的鋼琴曲 ── 「大海群山狂想曲」,更將樂譜贈送給新社國小,期盼透過國際音樂交流,啟發原鄉部落的下一代。

▲ 藝術季活動由新社國小開場,奧地利鋼琴家穆貝爾獻上創作「大海群山狂想曲」
▲ 藝術季市集有 lazing 生活文化展示,以及 lazing 生活文化體驗 DIY 手作。
 

與社區環境共構的開放校園,營造師生能共榮共享的空間

兩天共四場的執行研討工作坊,由計畫主持人臺中教育大學副教授顏名宏主持,邀請九所學校分享校園再造計畫的成果,並交流執行過程中的甘苦談。

▲ 研討工作坊各校參與者在新社國小合影
 

第1場 發掘環境與敘事特質的校園

宜蘭縣立復興國中的特色是少年劇團及舞蹈隊,為了提供更好的排練及展演場地,改造閒置空間成為星光實驗劇場及星光藝術廣場,期望成為學生孵夢與造夢的基地。

卓子文老師分享,星光實驗劇場利用廢棄課桌椅和書包作為材料,保留原有牆面的質感痕跡,讓空間也成為美感教育課程的素材,啟發孩子的創作靈感。第二期的星光藝術廣場,將表演空間帶到戶外,以流動線條打造空間韻律與動態感,造型優美的突起構造物構成更加自由不受拘束的五感體驗舞臺,也形成駐足討論的探索交流空間。

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國小是六年前才創校的全新學校,目前人數已擴增到六百多人。林佳校長指出,東海國小的特色是在校園裡就可以體驗晨昏四季雲霧的自然美景,附近也有東海藝術街的美感教育資源,因此校園設計理念是將社區民眾帶入學校,也將學生帶入社區。

東海國小的校園改造主題為「山坡的交響樂」,以「起、承、轉、合」的概念打造能聽、能說、能看的校園空間,透過造型載具讓小朋友自由探索,並打開圍牆將民眾吸引進來,舉辦課程和音樂會與社區互動。

新竹縣芎林鄉五龍國小校園位在中央山脈山腳的客家庄,美麗景緻及藍染文化啟發美感教育的靈感。校長廖志崑提出「夢幻藍、魅力染」方案,打造有質感的藍染教室。教室以舊木細工打磨出溫潤的紋理與質感,在桌椅、門窗及燈光等細節融入大量客家藍染素材與元素,並以靛青的藍染色調統合整體校園色彩,將優雅的藍色調從校內延伸到校園外的社區。

有了這樣的空間,也讓學習與課程更加深化與活化,課程架構以藍染為主軸,結合科技、美感、創意,並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專屬app,架設網路學習平臺。計畫主持人顏名宏副教授回應強調,校園空間的敘事方法要有起承轉合,透過美感與敘事的思維來重組校園中的空間與動線;校園改造要留下令人感動的空間,透過這份感動使美學能量延伸至附近社區,讓美感教育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第2場 創造區域環境共構的校園

臺中市梨山國中小學位在雪山及中央山脈中間的山頭上,位於臺灣正中央,四周都是兩千公尺以上高山,夜晚滿天星斗、冬天會下雪,屬於極度偏遠學校。學區涵蓋臺中及南投,族群涵蓋各族原住民及閩南、客家、榮民,家長們以務農為主業。

經過三次的提案修改,洪永明校長與設計師賴忠賢最終決定以綜合教室做為美感基地,以山林美學為改造方向。打開牆面的落地窗引進高山美景,移除影響動線矮牆的室外走廊延伸成為教學空間,鋪上木質地板的陽臺變身戶外教室,改造後的空間除了提供社區展現插花、品茗等技藝課程的成果場地,也可以讓學校師生進行在地植物染、歌唱體育等多元課程,成為多功能的學習空間,提供了師生及居民與過去大不相同的課程氛圍。

下一步是將美感基地延伸到校外,第二期的規劃將影響視野的圍籬拆除,讓校園迎向開闊雄偉的群山,使整個校園連同遠山成為一個巨大的美學體驗教室,並將鄰近果園也納入為美感實踐場域的一部份。

霧峰國中杜敏學老師分享設置「霧峰美學教育館」空間打造的過程。作為美感教育種子學校,校門口正對面就是全臺唯一成功育種益全香米的水稻田,學校打開鋁窗與圍牆、以落地窗將綠油油的水稻田納入校園一景,讓孩子在校內即可擁有風起稻浪的美感經驗。學校將拆除後的鐵花窗以美感原理重構於室內窗櫺,回收運用原有鋁窗材料打造收納櫃體,學生很喜歡在這個空間上課,下課時間也會來這裡討論聊天、欣賞稻田美景。

校長謝龍卿以「稻香,西風,古道,遊子歸故鄉」為題,為美學館創作動人抒情的主題曲,讓學生體認霧峰文化與古道水田歷史,學校也與四健會及農會合作舉辦「稻香米食講座」,規劃美感跨校課程「稻米香食饗宴」體驗活動,學校透過美學館的改造,發展出以益全香米為主題的跨領域美學課程,成為臺中地區校園美感改造的精彩典範案例。

 

第3場 尋找被遺忘的參與性自然美學

桃園市霄裡國小位於八德地區的客家庄,校內百年黃槿老樹周邊原本蚊蟲孳生,改造後以「伏澗湧泉水道、孕育霄裡老樹」的概念,構成美麗的自然光影空間,更成為「大樹美學戶外教室」,融入客家文化及心靈療癒等多重元素,並規劃一年一度的「黃槿祭」,達到活化課程、保留校園記憶的成果。

花蓮縣秀林鄉崇德國小位於清水斷崖附近的太魯閣族聚落,黃麗花校長將操場上三座荒廢的巨大遊樂設施改造,移動巨大原石、增設生態池、象徵中央山脈的土丘涵洞、漂流木躺椅及原住民傳說的故事繪本圍牆,融入戶外教育及生命教育,讓學校成為孩子的第二個家,更獲得105年度校園美感環境全國特優獎。

 

第4場 提供一座可探索與發現的美學校園

高雄市彌陀國小距西岸沿海僅2公里路程,該校建校已106年,彌陀鄉是皮影戲的發源地,也是虱目魚產業的故鄉。時任校長王彥 以「海味小搖滾,彌人新樂章」的概念打造新校園,從學校及家鄉產業面臨的問題來思考,著眼社區民眾如何感受海洋的氛圍,思索新世代與海洋的緊密關聯,用美感改變島嶼所面臨的挑戰。

從帶孩子到天后宮的進香行程開始,學校融合藝術教學活動,舉辦海洋藝術慶典,激發社區對美的感受,尋回鄉里對文化的共感。並結合社區民眾及老師參與校園改造工程,收集在地文化色彩融入校園,打造休憩沙坑和生態池,製作海味陶板門牌、皮影戲鐵雕,延伸到幼兒創意遊具,為校園帶來全新的美感體驗面貌。

位於羅東運動公園旁的羅東高中,在北側河堤步道打造「聆風曲徑」,學校清除繁茂的樹枝與影響景觀的對岸農舍廢棄物,利用舊有花臺與燈座改造觀景平臺,讓學生在課餘可以欣賞鄰近稻田寬闊綠意美景。庶務組長林明昆及校友兼家長會會長的設計師張貴傑分享規劃歷程,以及後續在美感場域中融入國文、地理等課程的教育歷程,吸引鄰近學校前來取經學習,共同提升學校對於校園美感的觀念認知與實踐方向。

綜合座談中各校熱烈交流,獲補助學校分享如何克服經費及執行問題的經驗談;有些學校提出找不到合適設計師,顏名宏副教授指出,歐美日各國都很重視校園規劃,像德國慕尼黑市教育局聘請了近三百位專業設計師,專職進行校園空間的設計建造。顏副教授也勉勵各校,雖然營造過程是辛苦的,但結果是美好的,期待教育工作者用熱忱感動身旁的人,為校園美感繼續努力。

▲ 創意的環境能讓身在其中的人有自信與勇氣,去探索、去形容、去想像、去創造
 

以設計思考進行校園環境再造,創造無所不在的美感學習空間

來自各方專長的核心規劃團隊,四年來上山下海走遍全臺,指導每一所學校進行規劃,經過反覆討論修改及溝通,參與過的校長及建築團隊都同感深有所獲。計畫主持人顏名宏副教授表示,參與計畫的各校校長都非常努力,很多校長也都成為各地區的教育領袖或代表,引領鄰近學校的校園改造,希望一棒接一棒,讓這股校園美感環境營造的風潮持續擴散。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參與工作坊及藝術季,致詞勉勵所有參與計畫的獲補助學校,能夠成為各地區校園環境再造的核心示範基地,彙整未來的推動方向及後續培力的對象,整合成一個全國性的2.0版的計畫。第二期校園美感計畫將以「從幼紮根、跨域整合、國際連結」為目標,未來新課綱朝向全方位的素養教育,強調美感就是生活,每個學校要找到自己的獨特面貌,也從中培養學生學習及各方面的自主性。

范次長指出,臺灣過去的學校規劃只求滿足功能性需求,沒有考慮多元文化及在地特色,不符合學習需求,也無法刺激學習能量。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校園環境也需要重新思考。從九二一以來的「新校園運動」,就是要打造未來世代的學習空間。學習空間不限於教室,而是無所不在,校園處處是學習與討論的空間,有很多討論、發想和動手做的空間,能夠讓孩子適性學習、自主學習、深度學習,並透過科技輔助進行多元學習。

▲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指出,改變學習空間,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學習成果
資料來源: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