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美國史丹佛大學d.School所設立的K-12 Lab(K12為美國幼稚園至高中基礎教育的統稱),將設計思考的精神和做法推廣給中小學老師及校長,讓教育工作者擁抱創新,翻轉以老師為主的教育模式,改以學習者為中心,體驗與創造解決問題的技能。
Ariel Raz在d.school擔任經驗學習設計主管多年,負責推廣及教導設計思考。透過工作坊、各項資源與工具,創造創新教案,成功激發教師對中小學教育的創意與信心,許多學生、教師因他而受惠。
- 是教師也是「教育設計師」!善用設計思考,讓學習更有趣
- K12-Lab為教師提供參與設計思維的工具有哪些?
- K12教育工作者關於「設計」的最常見問題
- 學校如何創造一個環境鼓勵創新的教學方式?
-
曾志朗講題:閱讀,強化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央研究院院士 前教育部長
曾志朗院士為國際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及漢語神經語言學開創者之一、學術成就卓越,包括記憶、閱讀歷程和注意力形成與分配,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科學院院士及世界科學院院士。
曾任教育部部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陽明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文建會主委等職務,對於台灣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致力推展台灣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長期關注科學教育的推動。
演講綱要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跨領域的閱讀能力很重要,因為生活問題往往不是單一學科或領域知識能夠解決。
尤其新課綱上路之後,閱讀素養強調的是「透過閱讀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用出來,解決問題。」這與設計思考著重「多元化、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成因、重視思惟邏輯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謀而合。
閱讀素養是未來世代核心能力中的核心,培養閱讀素養的第一步必須建立閱讀習慣,老師與父母的引導最重要。
-
詹魁元講題:設計思考,建構對教育的未來想像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副執行長 台大機械系教授
2014年詹魁元教授與八位台大老師參加史丹佛大學d.school課程,2015年創辦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簡稱d-School@NTU),結合台大多元的專業學程,讓大家學習跨領域合作,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思維理清楚,傳達給學生,成為台灣第一個有實體空間和課程的「虛擬學院」,讓教育多了一點彈性與想像。
演講綱要- .在正規教育體制下發揮設計思考的效益
- .讓學生養成「我來試試看」的信心
- .制定生活相關議題,讓課程之實務展現更貼近需求
-
陳威任講題:相信孩子 未來他相信自己翰林教育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電機系畢業榜首、光電工程碩士。
抱著創新與革新的熱忱,自IC積體設計轉而投身教育事業,為翰林出版集團旗下子公司翰林教育科技創辦人。主持線上學習平台翰林雲端學院、班級測評管理系統翰林TEAMS等產品及服務,近10年來吸引近100萬註冊使用者,達標破億營業額,致力推動個人適性化學習,建立未來自主學習能力,相信孩子,未來孩子相信自己。演講綱要藉由網路瘋傳逾600萬次觀看的親子影片【世上唯一的問卷】,探討孩子在求學及成長路上遇到的種種挑戰。
#相信孩子 未來他相信自己,作為家長、老師、教育工作者,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孩子找到自主學習的動力和面對未來挑戰的勇氣呢?
-
楊俐容講題:「以人為本」從同理心出發的設計思考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親職教育暨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熱愛兒童、鍾情心理學,對於年輕時節「讓世界更美好」的理想始終無法忘懷。有一對獨特可愛的父母、一個自認為是天作之合的配偶,兩位個性鮮明的寶貝女兒。從事過兒童、青少年、婚姻諮商工作,目前致力於社區營造、國小學童EQ教育,以及普羅大眾心理學教育工作。演講綱要設計思考首重「以人為本」,其中第一個步驟就是同理(Emphathize)。
「同理心」是指體會他人的感受想法、站在他人的立場換位思考的能力。擁有這項優勢能力,讓我們能夠在親密關係、人際交往,甚至團隊領導與合作時,同時考量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與想法,並因此激盪出更有創意、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方法與計劃,而這些都與孩子將來的成功、幸福息息相關。
-
陳慧純講題:未來人才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IBM大中華區企業公民部協理
IBM與學校密切合作,不僅提供學生參訪、實習和企業導師等資源,而且從課程設計就和學校一起規劃,將AI、雲端運算等概念與應用課程完整囊括,並側重溝通能力,協助學生提前做好就業準備。陳慧純認為「科技和產業都在高速變遷,教育不只給予技術能力,更需要傳授如何抓準趨勢。」
演講綱要- .當大學成為"標配",我們可以怎麼做
- .AI 世代,優秀職場人才需具備的七大軟實力
- .什麼是IBM定義的「新領人才」
- .P-TECH創新教育模式